2017年屯堡工作营





开营

——————




屯堡论坛

——————



修复建筑简述 Repair building


梁家大院,杨家祖屋修复工程



梁家大院修复前

——————


梁家大院修复后

——————




杨家祖屋修复前

——————


杨家祖屋修复后

——————


工作篇 work chapter

设计方案展示 design scheme demonstration

1)梁家大院,杨家祖屋修复设计

——————

梁家大院设计图纸


杨家祖屋设计图纸


2)梁家大院,杨家祖屋修复中

——————


(左)志愿者对屯堡工作营匠师的拜师仪式      (右)彭书富   30年木匠
                                                                                              刘顺贵   30年木匠
                                                                                              于本书   40年木匠
                                                                                              杨文书   28年木匠
                                                                                              杨廷经   37年木匠   掌墨师傅
                                                                                              杨武超   15年木匠(学徒)
                                                                                              邵才能   25年木匠
                                                                                              龙步经   30年木匠


——
中法志愿者们刮树皮、搬木头,清废料,打卯眼。


修复工具——
墨斗由墨仓、线轮、墨线(包括线锥)、墨签四部分构成,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墨斗通常被用于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


修复工具——
经刨  / 刨  / 锯  / 尺  / 锤  / 凿  / 撕


清理、修复老屋——


屋面修复——

中法友谊墙——
经过认真的选材,两位专业石匠高超的建造技艺和相关细节的严格把控,还有趣味横生的PK过程和其他成员的团结协作,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和代表合作与友谊的非凡意义,将作为永久的纪念,见证着这段难忘的修复传奇……



生活篇 Life article

“小板凳”亲子传习活动

——————



版画作品展

——————

伍艺空间萤火虫计划之少儿初刻版画作品展《版心》,一场创艺木刻与传统木刻的独特对话,在云山屯金家铺子的老房子里开启。


制作地戏“脸子”

——————

贵州省级傩雕非物传承人秦发中老师为“屯堡工作营”的中法志愿者传授“脸子”的制作流程与雕刻手艺。地戏“脸子”是贵州安顺地区的一种彩绘木雕面具,是地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间艺人把地戏脸谱分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五种色相。每种色相在表现手法上都各具不同性格特征。


安顺地戏

——————

流传在贵州安顺一带以屯堡人为主体的一种民间戏剧。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地戏由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 600 余年的历史。当法国人带上面具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穿越国界。


度假生活

——————